讀者來信:
心理咨詢師您好!我是一位 45 歲的女性,一直以來,我的生活看起來似乎都挺順利,各方面條件都不錯。可最近,我卻陷入了一個很讓我苦惱的困擾之中,這個困擾與我的老公有關。
我的老公是一家公司的銷售主管,由于公司業務的性質,他手底下接觸的女性客戶和女職員都比較多。早些年,我并沒有察覺到他在人際交往中有特別異常的地方,但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我發現他變得特別愛 “撩”。
每一次和他一起外出就餐的時候,他總是喜歡對酒店里的女服務員、前來拜訪的女性客戶,尤其是那些二十多歲或者三十多歲的年輕小姑娘,肆無忌憚地進行夸贊。比如,他會說: “你看你這身材多好啊!” “你長得這么漂亮呢!” “你今天穿這件衣服可真好看!”
每每聽到這些話從他嘴里說出來,我心里就特別不舒服,那種滋味真是難以言表。但與此同時,我又產生了疑惑:難道是因為我年紀大了,所以變得過于敏感了嗎?還是說他的這種行為從一開始就是不恰當的?
其實,我之前已經和他提過這件事了,我嚴肅地指出他的做法是不妥的,不僅行為不恰當,更是對別人的不尊重。可他卻不以為然,還振振有詞地說: “這社會嘛,都是這樣,活躍活躍氣氛而已。” 甚至反諷我,說我太敏感,自己沒事找事,愛瞎琢磨。
現在,我滿心的困惑,不知道自己的感覺是否正確。我該如何與他溝通這個問題呢?還是說,真的是我自己內心不夠強大,價值感不足,才會導致這樣的多疑?
希望您能幫我解答這些疑惑,讓我能更好地面對我的婚姻生活,走出目前的困境。
——后知后覺的貓
回復如下:
感謝信任并愿意分享這段困擾。從描述中,能感受到你對婚姻的珍視與當下的迷茫。
你對伴侶行為的困擾,本質上是作為一個妻子內心的安全感需求受到威脅的表現。心理學研究表明,當伴侶的言行可能威脅親密關系時,大多數人會產生嫉妒或不安。這種反應與年齡無關,而是源于對關系忠誠度的本能在意。所以,你的感受是正常的,無需因丈夫 “過于敏感” 的言辭而質疑自己。
他的行為背后可能有職場需求,銷售行業可能需要通過贊美、搭訕等等建立人脈,但健康的表達應兼顧專業性與尊重。比如贊美小張的創意非常好,與客戶的溝通非常專業等等。職場社交與越界行為存在本質區別。若他的夸贊帶有挑逗性,或頻繁與特定對象互動,則可能已超出職業范疇。
頻繁與異性互動也可能是他自身情感需求的體現,有的人由于自身價值感不足,試圖通過 “征服” 異性獲得價值感。如果他拒絕溝通,反而來指責 你“沒事找事”“過于敏感”,其實潛藏著他對自身行為的合理化傾向。
從社會文化背景來看,傳統社會中 “男性凝視” 現象較為常見,許多男性受社會風氣影響,潛意識覺得自己有權對女性外貌等進行評價,甚至將其作為一種 “社交技巧”,認為這是拉近關系、活躍氣氛的方式。部分女性也因長期受到這類觀念的浸淫,逐漸習慣了男性對自己外貌的評價,沒有意識到其中可能存在的不妥。
在溝通方面,你可以嘗試使用 “我語言” 傳遞需求,例如:“當你在公共場合頻繁夸贊其他女性時,我會感到被忽視和不安。我希望我們能一起討論,找到雙方都舒服的相處方式。” 避免使用“你語言”進行指責,激化矛盾,比如“你怎么這么輕浮,到處搭訕!”轉而聚焦自身感受與共同目標。
你可以與他協商一些共識,例如約定 “在公共場合,我們可以多關注彼此的優點” 或 “避免單獨與異性客戶私下見面”。也可以通過提問幫助他覺察行為影響:“你覺得同事會如何看待你對她身材的評價?”“如果別人用同樣的方式對待我,你會是什么感受?”
強化自我價值感也很重要,停止 “比較”,別讓他或者任何人的“比較”影響到你。他的反應與你的價值無關,更多反映的是他自身的一些模式。通過興趣愛好、社交圈拓展,減少對兩人關系的過度聚焦。
婚姻中的困擾往往是雙方共同成長的契機。你對關系的重視與反思能力,已展現出清醒的內在力量。健康的親密關系需要雙方的努力,而你的感受永遠值得被認真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