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里巴巴控股集團公布2025財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從最新財報來看,餓了么經營效率不斷提高,業務增長勢頭強勁。在外賣平臺“三國殺”競爭態勢下,餓了么交出的答卷,再次刷新了市場想象力。
5月15日晚間,阿里巴巴控股集團公布的財報顯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季度,受餓了么和高德訂單快速增長所驅動,本地生活集團收入161.34億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146.28億元增長10%。伴隨經營能力的持續提升,餓了么在經營效率優化的基礎上,業務規模邁向新的增長量級。
餓了么充分發揮阿里集團的生態協同優勢,不斷增強商家、消費者、外賣騎手三方與餓了么的黏性。大量市場數據也證實,生態協同優勢既在短期內有助于快速擴大業務規模,更通過生態反哺為餓了么構建長期增長的確定性。
以剛過去的“五一”假期為例,餓了么平臺上多個商家就迎來了爆單時刻。其中,奈雪的茶、茉莉奶白、庫迪咖啡等茶咖品牌訂單同比翻多倍增長,尊寶比薩、米村拌飯、蒙自源等多品類餐飲品牌訂單也迎來生意高峰。
展望2025年乃至更長時間,生態協同及流量補給極有可能讓餓了么持續刷新市場想象力。阿里集團CEO吳泳銘提出,2025年阿里集團將以飽和式投入的打法,聚焦幾大核心戰役。這幾個關鍵戰役將由多個業務方參與,發揮各自優勢和長項,以全局價值最優來制定各項業務的協同策略。
商家爆單式增長
4月30日,在原有補貼基礎上,餓了么啟動“餓補超百億”大促,正式拉開了強勢增長的序幕。
這輪外賣大戰初期,餓了么似乎顯得相對低調。與以往的戰略核心一脈相承,餓了么選擇以務實策略立足于市場,將目光始終聚焦于消費者的體驗和商家的運營效率上。
當日在宣布“餓補超百億”大促時,餓了么提出“我們不打口水仗,只發真福利”。
在首批超百億元補貼上線后,社交媒體上出現大量用戶實測反饋。微博話題“餓了么害我一天三杯奶茶”登上熱搜榜單,評論區中“沒有人能拒絕3塊錢的奶茶”“小小奶茶個位數拿下”等曬單內容引發熱議,部分消費者坦言“補貼力度比預想更直接”。
而在餓了么啟動“餓補超百億”大促的同一天,“淘寶閃購”首次亮相并于5月2日在全國全量上線。
其一,淘寶閃購聯合餓了么共同加大補貼,為消費者提供免單紅包、免單奶茶、大額滿減外賣券等多項超級權益;其二,餓了么全品類進駐淘寶閃購,并提供全國30分鐘達運力支持。
餓了么承接了淘寶側的潑天流量,商家訂單量暴增。5月1日,淘寶閃購上線僅24小時,奈雪的茶在餓了么平臺的訂單量同比漲超200%,庫迪咖啡銷量快速上升至平臺咖啡類目第一,較日常訂單增長近10倍。
從4月30日至5月5日,短短6天內二者就實現了淘寶閃購跨過日訂單1000萬單的門檻,其中線下餐食、茶飲等品牌店集體成交飆漲,奈雪的茶、煲珠公等1500余家品牌在餓了么的訂單及交易額破歷史峰值。兩周后,這一數字直接翻倍,破峰品牌數量已逼近3000家。
假期以來,餓了么在全國市場表現亮眼,重慶、深圳、廣州、成都等70多個城市的外賣訂單量創下歷史新高。其中,奶茶、冰粉、冷飲、咖啡等消暑品類的訂單量同比增幅均超100%,充分展現了平臺戰略布局與季節性消費需求的高度契合。
面對外部市場競爭和內部淘寶日均3億活躍用戶的巨大流量,餓了么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不僅實現了用戶規模的高速增長和商家訂單的成倍提升,更保證了流暢的用戶體驗和高效的配送服務。通過與淘寶閃購的生態協同優勢,使平臺上的商家可以觸達更廣泛消費者,不斷刷新著外界對于餓了么的增長想象。
高增長背后的生態協同戰略
近日,阿里集團宣布將以飽和式投入的打法,聚焦幾大核心戰役。這幾個關鍵戰役將由多個業務方參與,發揮各自優勢和長項,以全局價值最優來制定各項業務的協同策略。
而餓了么與淘寶閃購的雙贏合作,顯示了阿里內部生態資源深度整合的實力,也讓兩者在市場競爭中走出了一條差異化甚至降維打擊的道路。
一方面,運力是做好即時零售業務的重要因素。在“小時達”正式升級為“淘寶閃購”后,淘寶就在app首頁標簽欄以“閃購”一級流量入口做展示,并且“淘寶閃購”首日就上線50個城市,并將在數日內就推廣至全國。在這期間,淘寶能快速使用餓了么既有的社會化倉配、騎手運力等本地基礎設施。
另一方面,餓了么的商家資源也對淘寶閃購全部開放,形成了強大的品牌商家供給。據了解,淘寶閃購從覆蓋200家核心品牌開始,全面打通天貓官方旗艦店和“小時達”的貨盤及價格,給消費者帶來“電商的低價,即時零售快速送達”的體驗。
此外,餓了么與淘寶閃購在進一步提升雙方品牌影響力上也展現出了強大的協同效應。例如,此前淘寶閃購聯合餓了么推出 “免單1億杯奶茶” 活動,就在線上、線下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和討論,相關話題迅速沖上熱搜,進而帶動多地奶茶外賣訂單量激增。
商務部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即時零售規模達6500億元,年增速28.89%,遠超傳統電商。預計到2030年,該市場規模將翻三倍。因此,擁有更高增長潛力的即時零售業務被視為電商的重要增長引擎。
近期,餓了么管理層在也內部指出,集團生態優勢讓我們具備更強的競爭力,一體化參戰,更可以高效集中優勢資源,快速拿到戰役結果。
長期增長的基礎
進入2025年,在外賣平臺“跑馬圈地”過程中,能否保持長期健康的增長趨勢,成為市場對外賣平臺的關注焦點。
2023年9月,蔡崇信和吳泳銘分任阿里新任董事長和CEO之后,曾宣布了兩大戰略重心:用戶為先、AI驅動。這一以AI驅動為核心的戰略,也為餓了么的健康及長期增長指明了方向。
發力AI給餓了么帶來的一項關鍵改變是為商家和消費者帶來了更優質的體驗。2024年4月,餓了么發布即時零售行業商家AI經營工具“AI經營助手”,為商家在數字化經營中創造更多增長機會。
為提升消費者的消費體驗,餓了么也成為了率先將AI技術應用到明廚亮灶的平臺。通過AI技術,識別后廚環境異常、不規范操作行為,幫助商戶更快發現后廚存在的管理問題。3月中旬,餓了么還運用AI技術研發并上線了“全息盾”系統,高效識別品牌侵權、違規商品、虛假門店等風險點,達到及時發現、及時處置的整治目標。
在當下AI技術變革的戰略窗口期,餓了么管理層近期在內部對公司全員表示:餓了么將繼續加快AI應用產品的推出和迭代速度,通過技術助力生態各方都能更好地“升維”解決問題、提升效率。
在發力AI戰略 同時,餓了么也積極踐行社會責任,持續加大對商家、騎手、特殊人群的投入,推出多項平臺全新政策和支持舉措。
面向平臺上數百萬的外賣騎手,4月初,在上海舉行的藍騎士圓桌懇談會上,餓了么對計價算法進行公開,與騎手、物流商代表及專家學者等一起坦誠交流,進行多元化溝通,以進一步透明化算法邏輯,保障騎手接單公平、收入公平。
為提高騎手的收入,餓了么會優先提供順路等配送效率更高的訂單,其次會基于特殊情形進行補貼,對于重量、時段、天氣、距離等影響效率的因素,會測算并對騎手給出補償金額。
商業競爭中,“口水戰”無法為行業帶來長期向上的增長潛力。進入5月,隨著外賣平臺在輿論場上的爭論逐漸消散,誰在“裸泳”、誰在布局當下和未來的市場格局逐漸明晰。越來越多來自消費端的故事和數據顯示,消費者、商家、騎手正在為輿論場上相對低調的餓了么投下信心一票。
在社會價值和技術驅動下,預計市場可以在2025年期待一個業績表現更亮眼、市場想象空間更廣闊的餓了么。